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目前常用的建筑结构形式,由于设计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建筑**过使用年限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结构承载力不足的现象屡见不鲜。为了保证结构的正常使用,必须对其进行补强加固。目前的加固方法有很多种,如加大构件截面、施加预应力、外粘钢板、粘贴碳纤维等。前两种方法的施工工艺复杂,工期较长,费用较高,加固期间不能正常使用。而粘钢加固技术是利用粘钢加固的钢板与原结构体共同作用的机理使构件的受弯、受剪、受扭、受压性能得到提高的一种加固方式。它既能保证加固质量,又不改变加固结构外形,而且可以在不停产的状态下进行加固施工,可谓简便易行。 下面以具体实例:某公司生产车间的现浇梁、板进行外粘钢板的加固处理来分析此技术的应用机理。 1工程情况 1.1 该工程为生产车间,在室内地坪某区域内,有一震源。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在夹层楼板上有明显震感。 1.2 所检测梁、板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25。 1.3 经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该工程混凝土强度不到20MPa,屋面横向梁中部及纵向梁中部多处存在一 定深度的裂缝;由于抗剪承载力不足,纵向梁的端部有剪切型裂缝,屋面板也多处存在裂缝。 2加固处理方案 对现浇板进行双面粘钢加固,对梁受拉区采取粘钢加固。此时,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其受压区高度可按下式计算: fyoASO+fayAa-f'yoA'so=fcmoboX 式中fya―原构件纵向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Aso―原构件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fay―加固钢板抗拉强度设计值;Aa―加固钢板截面截面积;f'yo―原构件纵向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A'so―原构件纵向受压钢筋截面面积;fcmo―原构件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X―混凝土受压区高度;bo―原构件的宽度。 当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不足时,此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按下式计算:V≤VO+2fayAa1Lu/S 同时,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Lu/S≥1.5 式中 V―斜截面剪力设计值;VO―原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值;Aa1―单肢箍板截面面积;S―箍板轴线间距。 现浇梁双面粘钢,具体做法如图所示。 3粘钢加固施工工艺 3.1 粘钢施工工艺流程被粘结砼及钢板表面处理→钢板涂敷结构胶→粘贴钢板→固定→加压→固化→检验。 3.2 施工方法及要求 3.2.1用轻型水磨石机磨去混凝土粘结面浮浆,清理干净后,用棉布沾将表面擦干净,以保证胶层粘结在坚实的混凝土基材上。 3.2.2用角向磨光机对钢板粘结面进行除锈和去粗糙处理,打磨纹理方向与钢板受力方向重直,然后用棉布沾将粘结面擦干净,擦钢板是要顺着纹理擦,以增加钢板与结构胶层的粘结能力。 3.2.3严格按产品使用说明要求的比例,在现场计量配制胶结剂,并搅拌均匀。 3.2.4胶结剂配制完毕后,及时用抹刀涂敷在已处理的钢板表面,厚度以1~3mm为宜,中间厚边缘薄,然后将钢板粘贴于预定位置,并立即加压固定,以胶液刚从钢板边缘挤出为度。压钢板方木要包塑料薄膜,因结构胶不粘塑料,所以将来拆除方便。一般兼作钢板的*附加锚固措施,其埋设孔洞应与钢板于涂胶前同时准备好。 3.2.5当胶结剂固化到70%左右强度(20℃一般24h)时,即可拆去加压工具,用小锤敲击钢板检验其有效粘结面积。锚固区有效粘结面积不应小于90%,非锚固区有效粘结面积不应小于70%。 3.2.6在钢板外涂2cm厚1:2水泥砂浆,以保护钢板。 3.2.7注意防火。